電子.書在那?

image

(本文同時刊載於Inside)

從2007年的Kindle開始,到最近的Apple透過iPad砍入電子書市場。電子書這個話題被吵的沸沸揚揚,但是身處在台灣的我們,看過電子書了嗎?可能還有一半以上的人沒有自親看過E Ink(電子墨水)的顯示技術呢!難到電子書變成了一個「只聞樓梯響」「別人喝湯你喊燙」的產業了嗎?(這湯還是我們煮的,因為電子書的關鍵零件和組裝都在台灣)。筆者今天試圖來分析幾點,為什麼美國有Amazon、iBookstore 、大陸有漢王、盛大文學。台灣的電子書市場卻到現在都還起不來,難到台灣只能做代工嗎?

 

電子書閱讀器的關鍵零組件都是在台灣取得製造,但是台灣卻還沒有品牌大廠願意投入電子書市場(除了你可能沒有聽過的振曜Greenbook,還有跌跌撞撞的Benq試水溫產品nReader),這是標準的「觀望」心態。台灣的硬體廠商在觀望什麼?我在淺談出版社之電子書賽局中有提到,電子書的市場要成功,無非三個條件:內容、平台硬體。硬體已經ok了,那我們來看看台灣的內容和平台出了什麼問題?

 

誰來建置平台?

在美國,不管是Amazon、Apple或是B&N,平台都是由大廠投入開發、建置,有大廠的公信力做擔保,出版社們當然願意把內容投入這個平台做電子書商業營運模式,魚幫水、水幫魚,產業自然蓬勃發展。反觀台灣,大廠們都在觀望,唯一有做平台的大哥卻是中華電信的hami書城,但hami書城只有中華電信的用戶可以看、而且是在手機上,不是在電子閱讀器上看…這樣對電子書整體產業,能有什麼幫助呢?

 

台灣出版業不夠團結

其實不只硬體廠,出版社們也在觀望。你可能不知道,台灣小小一座島,出版社數量卻比大陸還多出好幾倍。出版社看似很想投入電子書這個市場大餅,卻各自為政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台灣出版業推動電子書的聯盟就有二個:「台灣數位出版聯盟」和「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協會」,不要懷疑!這二個是不同的聯盟,成立目的和成立時間都很相近,台灣出版業不團結可見一斑。

另一方面,有的出版社怕電子書會影響實體書銷路、有的覺得做數位化太貴太麻煩、又有的覺得一一找原作者談電子書授權太麻煩等等。種種問題導致台灣正體中文電子書量遲遲無法提升,內容沒有,產業當然動不起來!

 

檔案格式問題

舉凡各種通用的檔案格式或是DRM技術,幾乎都是由大廠發展出來的。不管是我們現在的DOC、PDF,或是amazon的.azw格式,會通用都是因為大廠的投入開發和使用者多的關係。那麼,台灣如果要投入開發自己的電子書市場又該用什麼檔案格式呢?現在一般比較為人所知的是ePub格式,ePub是不屬於任何商業團體的一個公開格式,連最喜歡搞自家格式的Sony reader都公開支持ePub。然而,ePub一開始設計的時候並非是為中文閱讀所設計的。所以在使用中文的時候仍有許多的問題,例如:中文直式閱讀、圖繞文、文繞圖,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排版格式,你在A閱讀器看起來很完美的排版,在B閱讀器看可能就亂掉了,這是目前ePub的現況。

 

DRM(數位版權管理)問題

而DRM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,有好的DRM,作者的智慧財產才有保障。我在淺談出版社之電子書賽局提到的第一個賽局,就是提到出版社害怕盜版。Apple提供的Fairplay就是一個DRM機制,為了怕被破解,Apple甚至每一段時間就改一次DRM機制,這樣也讓很多的出版社安心,願意將電子書內容放上平台。反觀台灣現在的市場上並沒有一個很完善的DRM機制,這也是各平台商苦惱欲解決的問題。DRM還需和硬體配合,才能讓使用者在平台上買書後,可以在自己的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,這一方面,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…

 

小結

台灣在電子書內容產業的推動上比較晚,Amazon在2007年kindle上市的時候,就有九萬種書可以下載,而反觀台灣的正體中文書籍至今卻了了無幾。唯有台灣出版業團結一致,並透過廠商或是政府補助,開發出具有完善的檔案格式和DRM機制的平台,人人手拿電子書在高鐵候車室、Starbucks看書的情境才有可能早日出現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免費電子書下載網站

冷氣維修自己來

[自助旅行攻略] 京都、大阪、奈良攻略總整理分享